致敬“她力量”:守護盆底健康,綻放不被定義的人生
成為母親、妻子、職場人的路上,你是否也曾在角色轉換中讓渡了自我?
盆底痛、漏尿、腰背酸痛、性交疼痛、陰道痙攣……那些難以啟齒的困擾,是否讓你默默承受?
今天,我們想鼓勵你:愛自己,從關注盆底健康開始。
一、盆底健康:女性生命力的隱形基石
盆底肌,位於人體最中心、處在盆腔內的“隱形吊床”,它支撐著膀胱、子宮、直腸,控制排尿、排便,更關乎性生活品質。然而,妊娠、分娩、不當運動習慣、久坐、肥胖、衰老,都可能讓這張“吊網”鬆弛或過緊,引發漏尿、器官脫垂、慢性疼痛等問題。
關於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數據,觸目驚心:我國已婚已育女性的盆底功能障礙發病率約為30% ~ 45%,50%以上的女性朋友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排尿異常[1]。
“成為他人的避風港,不該以犧牲健康為代價。”
二、盆底物理治療:科學干預,重拾掌控力
1. 誤區破除:凱格爾運動≠萬能解藥
許多人出現盆底功能障礙,網上搜一搜看到凱格爾運動,就徑直練習,卻因盆底肌痙攣更加重症狀。盲目訓練可能適得其反!就像其他疾病一樣,盆底功能障礙需先通過專業評估,確定肌肉狀態,厘清問題根源,再依照個人情況制定治療方案,避免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的問題。
2. 黃金期≠唯一期:比如產後42天建議開始盆底物理治療,但即使多年後開始干預,仍能顯著改善症狀。盆底功能障礙問題的發生,可能出現在幾十年之後。因此現在,就是開始預防的時候!
3. 功能性訓練:從被動治療到主動掌控
在治療初期,盆底物理治療目標為減緩疼痛,或是改善症狀;而中後期的目標會著重在核心訓練,並結合個人生活習慣/體育愛好,確保肌肉協同工作、加強較弱的肌肉力量及靈活性訓練,預防損傷再次發生。
三、關愛自己:健康是追求熱愛的底氣
1. 從日常習慣開始
正確呼吸併發力,避免腹內壓過高;特別是提重物、抱小孩、咳嗽、跳躍、大小便秘等時候。
2. 按需預約“盆底物理治療”
產後42天、更年期、白領、喜歡運動、痛經、便秘、性交疼痛、下腹墜脹感、漏尿、尿急尿頻等女性,都應該及時預約盆底物理治療。
3. 打破羞恥,勇敢求助
你絕對不是一個人!許多女性因羞恥或誤解,將問題歸咎於“衰老必然”,卻不知科學干預能重獲健康。
常見≠正常,常見也≠不可避免。很多人因為羞於啟齒,自行上網搜索資料,卻不知如何篩選正確的盆底知識。其實最簡單的第一步,就是求助專業的醫療人員。
四、致每一位女性:你值得被溫柔以待
母親、女兒、妻子、職場人……多重角色之外,你的首先應該是自己。健康不是奢侈品,而是追求熱愛的基石。
關注盆底健康,我們與你同行。
參考資料
1.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(2024.7.2) https://www.cma.org.cn/art/2024/7/2/art_4584_57377.html